“好!有此等刚折决心,朕就放心了。”
见状,朱游骁满意的点头,可又话音一转:“据报,秦军即将对洛阳大规模用兵,还在武关集结了数万兵马,隋军亦集结二十万人马进驻孟津、虎牢,你看此战结果如何?我大明又该如何自处?”
这才是这场饭局的正菜。
秦隋大战一触即发,天下瞩目,可攻略洛阳本就艰难,秦国为何还分兵武关?实在让人费解。
闻言,莫残天沉默半响,语出惊人:“陛下,秦军不可能打下洛阳!”
此话让朱游骁顿感诧异,要知道朝堂内外大多数人都认为,这次秦军很可能攻下洛阳,刘国渊领兵,三大名将齐出,精锐尽结潼关,焉有不胜之理?
就连朱游骁自己都认为洛阳将在一年之内沦陷,眼前之人却断言刘国渊无法攻下洛阳,莫不是哗众取宠?欺骗君上?念及此处,朱游骁脸色不禁一沉,若是莫残天接下来说不出个所以然,就要发难。
莫残天侃侃而谈:“其一,隋军先期增兵孟津、虎牢,此二关若不失,洛阳后援不绝;其二,洛阳乃天下第一坚城,哪怕刘国渊切断了洛阳内外根联,监视洛阳城也得十数万兵马,分兵各处又得十数万,可隋军援兵便已二十万,若秦军绕后兵力不足,则如肉包子打狗,有去无回;若绕后兵力过多,则正面必受影响。”
“其三,再退一步说,即便隋军交战不利那又如何?隋国人口众多,军力雄厚,可再从北京,长城,徐州再调大军!”
“此乃倾国之战,比拼的已是国力、军力、人力、物力,除非刘国渊有奇谋妙策,否则决计打不下洛阳!”
莫残天这些天一直在分析洛阳战局,这才有了今日这番奏对。
这番话听得朱游骁心中掀起滔天巨浪,依着直觉,他觉得莫残天说的是对的,隋国不可能放弃洛阳,哪怕抽调再多的兵马也在所不惜。
可他又有些犹疑,刘国渊亲自挂帅,此人未尝一败,难道也奈何不得洛阳吗?还有分兵武关是什么意思?
他不禁问道:“那秦国摆数万大军在武关是何意?”
明明是要攻打洛阳,可放几万精锐在武关,不去洛阳主战场,其中用意奈人寻味,不知道刘国渊葫芦里卖什么药。
闻言,莫残天正色道:“此事微臣思来想去,只有一种可能。”
“哦?”
莫残天眼神闪烁,缓缓说道:“秦国怕是担忧我大明出兵援助洛阳,故安排一支偏师,先行扫荡南阳,若我军敢于北上,将给我军迎头痛击,若我军不北上,可威胁许昌,必要时可经过平顶山北上支援洛阳战场。”
闻言,朱游骁恍然大悟,原来刘国渊在这等着呢!这确实是刘国渊的手笔,算无遗策,为防己方大军北上,都做到这一步了,看来他对洛阳是势在必得。
“看来秦人为了洛阳也是不惜一切了,北上之策还是缓缓吧。”朱游骁叹息道,原本定下的让陈之青相机北上之策,现在看来未免过于乐观,秦军早有防备。
莫残天宽慰道:“陛下不必太过在意,洛阳之战没个一年半载是见不得分晓的,我大军可先行于襄阳集结待命,若秦军偏师真能攻下南阳,他们必然会北上,届时我们再让陈元帅率军跟进,或许能捡些便宜。”
朱游骁闻言,听出了莫残天的言下之意,就是说即使秦军打下了南阳,也呆不久,洛阳才是主战场,这支数万精锐绝不会游离于主战场之外,到时,大明可随后跟进,趁机占领被秦军放弃的城池。
想到这,朱游骁不禁哈哈一笑:“好!残天你真是颖悟绝伦,来来来多吃一些。”
第二日,朱游骁便下旨,让陈之青集结兵马以待时机,特别给了密旨,一旦秦军攻入隋境并有撤离迹象,便立即派兵抢占城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