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五十八章走渝城(五)(2 / 2)大美河山首页

这些时日与曾桥等长威镖局镖师混熟之后,大家一个锅里吃饭一个帐篷睡觉,铁拐和曾桥等人更加熟络起来。

曾桥微微一笑道:“铁公子,那两名贼人连我们道上的行话都听不明白,必然是雏儿无疑。刚开始我也担心他们是武陵盗寇,所以头两声警示没人回应之后,我开始忧心起来,担心这次遇上了真正的硬茬,就算不是毛拉大王手下的武陵盗寇,也有可能是他旗下节制的九帮十二洞的贼子,后来喊到第三个警示声,才明白这两个小蟊贼,根本不是武陵深山的帮主洞主,就是个雏儿。”

铁拐竖起大拇指,哈哈大笑赞道:“曾叔当真是胆大心细,江湖经验丰富;你怎么想起给他们五十文呢?这价钱,传出去很跌份啊!简直丢我们盗寇的脸,哈哈。”

黄安儿在一旁亦是笑的前俯后仰。

驼队众人进入酉阳县城之后都放松下来,他们看到铁拐黄安儿两人笑的开心,也变得开心起来,纷纷笑了起来。

曾桥挠挠头,不好意思道:“铁公子过誉了,我倒是没想这么多,只是见他们可怜,五十文大抵是够了的。”

铁拐再次竖起大拇指,笑道:“曾叔,我服你,哈哈。”

出酉阳进武隆,商队便彻底摆脱了武陵盗寇的威胁,连日来一路无事。

十余日之后,商队终于到了大名鼎鼎的渝城,这是太子杨昭据守的城防。

渝城是大隋西北边最重要的防线,这里抵挡着来自北唐、突厥薛延陀甚至吐蕃吐谷浑的铁骑。

这个时代的渝城,实际上就是后世的重庆。

在另一个时空,重庆的合川区钓鱼城最为出名。

蒙古铁骑三十六年都没有攻下钓鱼城,蒙古大汗蒙哥还因此被射死在了这个地方,可见渝城是南宋王朝的最后一道防线。

当年,蒙古铁骑横扫欧洲、中亚大陆之后,调转马头,并与宋朝联军,一起灭掉了金朝。

这个时候,其实蒙、宋在巴蜀地区已有对峙局面,战火不断。

当时,为巩固四川的防务,南宋先后派遣彭大雅、余玠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,使重庆首次成为了南宋四川地区行政军事的中心,进而加强了南宋长江上游防线。

蒙宋对峙期间,时任兵部侍郎、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为抵抗蒙军,采取依山制骑、恃险拒守、以点控面的方略,筑钓鱼、云顶等十余山城,各城相互声援,构成了一个有效的防御体系。

可以说这些体系防御了蒙军攻势,延长了南宋王朝的统治,对世界文明进程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。

总体来讲,以重庆城为中心的南宋抗蒙山城防御体系,是继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城池筑城体系,和秦汉时期的长城筑城体系之后的一种全新形式,城塞的构筑规模大、军事功能强,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险筑城,城塞一体。

因为重庆防线的固若金汤,后来欧洲人把南宋的重庆钓鱼城誉为“东方麦加城”,这个占地不足三平方公里的东方麦加城,曾经抵挡蒙古大军三十多年,简直可歌可泣。

然而在另一个时空,自从隋炀帝杀掉宋国公贺若弼、云麾将军贺若怀廓父子之后,太子杨昭变成了渝城防线的实际执行人。

巧合的是,太子杨昭选择城防的时候,与后世几乎一模一样,杨昭把合川作为最主要的防御据点之一。

合川的魅力在于三江交汇于此,这里是涪江、渠江、嘉陵江的交汇处,它们不远千里奔流而来汇聚于此,合川因此得名。

合川有“三钓”,钓鱼城、钓鱼台、钓鱼山,“三钓”合一的中心处是钓鱼城。

太子杨昭的钓鱼城聚山而建,跑马道可供“三马并进,五人并行”;沿着跑马道,便可来到嘉陵江边,这里是坚固的城墙。

同时,钓鱼城布满悬崖绝壁,这些依山而建的城墙,还有望孔、箭楼、墩台、栈道、水军码头、兵工作坊、军营以及生活设施等,可谓居高临下,易守难攻。